- 于浦 教授
研究方向:立足于凝聚態(tài)實驗物理和材料科學的交叉領域,著重于研究功能氧化物薄膜、界面以及納米結構等量子受限系統(tǒng)的新穎特性和物理機制。通過激光分子束外延生長手段,我們可以實現(xiàn)在原子尺度上對這些功能氧化物體系的精確設計以及制備;并進一步對其物理特性進行研究和探索。我們關注的是這個領域中的一些重要課題,如功能氧化物的離子調控及新奇量子特性,多鐵性等關聯(lián)材料的設計與實現(xiàn),以及功能氧化物薄膜在新型電子器件中的應用等等。
關注:135 - 關注:250
- 關注:474
- 關注:97
- 關注:312
- 楊立新 教授
研究方向:近年來主要從事鹽湖鋰資源分離提取技術開發(fā)、三維有序大孔“鋰離子篩”納米材料的制備、貧磷礦資源提磷工藝研發(fā)、含十四員四氮二烯大環(huán)的Ni2+、Cu2+、Fe3+和Cr3+配合物的合成與單晶結構測定、化學氣相沉積材料三甲基鋁締合-離解平衡模擬計算、以銥為內核的有機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等課題工作。
關注:344 - 唐新村 教授
研究方向:[1] 資源與環(huán)境化學: ① 廢舊電池及其它鈷鎳二次資源的回收與綜合處理; ② 冶金廢渣中砷的無害化處理; [2] 鋰離子電池及關鍵電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評價方法: ① 動力鋰離子電池高性能、高振實密度LiFePO4正極材料的制備技術; ② 資源與材料一體化的鈷鎳錳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技術; ③ 基于容量參數(shù)的二次電池動力學評價方法及其在電池綜合性能預測評價的應用技術。
關注:205 - 關注:315
- 關注:369
- 李勇 教授
研究方向: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和非氧化物材料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高溫材料長壽命服役評價與評價標準的制定。 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在: ? 新型碳氮化鈦固溶體、Sialon和MgAlON復合材料的合成機理和產(chǎn)業(yè)化制備 ? 金屬鋁或金屬鈦與氧化物的復合高溫材料應用性能研究 ? 高溫材料長壽命服役的評價與標準的制定 ? 高溫材料的綠色制備技術
關注:374